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

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

  • 作者
  • 尹成湖 等著

本书主要是从认识创新入手,介绍了创新的概念、知识、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培养要点。根据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提取出产生创造力的因素,建立了创造力生成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思维要素的分析,创造性思维模型建立和分析,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调控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发挥个性优势的创新目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论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


  • ¥20.00

ISBN: 7-5025-7488-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05-09-01

图书介绍

ISBN:7-5025-7488-3

语种:中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05-09-01

装帧:平装

页数:160

图书前言

《创新的理性认识及实践》是一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融合的著作。作者结合河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试验课题“大学生创新素质社会评价综合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创新教育研究——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创新方法研究”、河北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与时俱进创新研究”,经过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课程的教学实践,广泛借鉴了国内外传统创新教育研究成果,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对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社会科学研究命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的研究,提炼出创新人才的特征,建立了创造力产生机理、创新思维和确定有价值问题的理想模型和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创新的本质。
本书从认识创新入手,介绍了创新的概念、知识、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培养要点;根据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提取产生创造力的因素,建立了创造力生成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思维要素的分析,创造性思维模型建立和分析,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调控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发挥个性优势的创新目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论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问题以及科技问题的特点、解决方法和基于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结合实例,论述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运用;论述了如何觉察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介绍了如何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科研课题的申报和专利的申请等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河北科技大学的尹成湖撰写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并与安立锋合撰了第十章;张英、梁磊(北京联合大学)撰写了第六章、第七章;李永伟撰写了第八章;安立锋、白振林(石家庄职业信息工程学院)撰写了第九章。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佟巧玲、范胜英、郑惠萍、刘仲春、赵江、朱英杰、李晓华、王晓风、谷进军、郭秀娣等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初步成果,还需不断发展完善。我们殷切希望得到广大读者和同行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进一步推进我们的工作。

著者
2005年5月于河北科技大学

精彩书摘

本书主要是从认识创新入手,介绍了创新的概念、知识、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培养要点。根据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提取出产生创造力的因素,建立了创造力生成机理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分析,提出了提高创造力的培养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思维要素的分析,创造性思维模型建立和分析,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调控和培养方法;论述了发挥个性优势的创新目标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论述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价值问题以及科技问题的特点、解决方法和基于问题进行创新的关键。结合实例,论述了创新过程中创新方法的运用;论述了如何觉察需求进行技术创新;介绍了如何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科研课题申报和专利申请等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本书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可作为高等院校的通用教材,也可供青年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学习参考。

目录

第一章认识创新
第一节创新的概念
一、发明、发现、创造、创作和创新的
含义
二、创新的类型
三、创新与发明、创造的关系
四、创新的主要特性
第二节创新的特点
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二、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集聚形成科技
中心
三、创新发展的特点
四、激烈的竞争需要创新人才
第三节创新人才
一、人才
二、创新人才的素质
三、创新人才培养要点
第二章创造力
第一节认识创造力
一、什么是创造力
二、人为何创造
三、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征
第二节创造力产生机理
一、构建创造力产生机理模型
二、模型要素分析
三、创造力模型动态分析
第三节创造力开发
一、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力水平自我测评
三、创造力开发模式
第三章创造性思维
第一节认识思维
一、思维的含义
二、思维方式方法
三、思维特性
四、思维认识和研究状况
五、思维层次划分
第二节思维的三要素
一、思维加工材料及其获取
二、思维加工方法
三、思维产物的评鉴
第三节创新思维理论
一、创新思维的“阶段模式”
二、直觉思维
三、吉尔福特的“发散思维”
四、潜意识推论
五、斯滕伯格“人类智力的三元
理论”
六、奥斯本创造性想象和集体智慧
激发
第四节创新人才思维特征
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
二、文学艺术家的创造性思维
三、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第五节创造性思维模型
一、创新思维模型
二、创新思维模型的静态分析
三、创新思维模型的动态分析
四、关于思维培养
第六节创新思维培养
一、人脑的协调发展
二、结合人才智力发展水平进行培养
三、克服思维缺陷的训练
第四章适合个性的创新
第一节创新追求的目标
一、创新追求的目标
二、确定创新问题目标的平面模型
第二节个性
一、个性的概念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三、个性倾向
第三节情感对创新的影响
一、情商
二、健康的情感
三、创新的情感障碍
第四节测定适合个性的创新
一、测定适合个性的创新方向
二、创新目标的自我机制
三、创新中本能的作用
第五章基于问题创新
第一节认识问题
一、问题的概念
二、问题意识
三、问题的处所及其显示的信息
第二节确定有价值的真正问题
一、确定有价值的问题
二、确定有价值的真正问题
第三节科技问题与解决
一、科学问题的特点
二、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
三、科学问题的其他方面
四、科学问题与创新展望
五、技术问题的特点
六、克服解决问题中的障碍
七、回顾总结
第六章创新技法
第一节组合法
一、成对组合
二、辐射组合
三、形态分析组合
四、信息交合法
第二节联想法
一、接近联想
二、对比联想
三、相似联想
四、自由联想
五、强制联想
第三节类比法
一、直接类比法
二、间接类比法
三、幻想类比法
四、因果类比法
五、仿生类比法
第四节移植法
一、技术手段移植
二、技术原理移植
三、技术功能移植
第五节设问法
一、奥斯本检核表法
二、奥斯本检核表法的扩展
三、5W2H法
四、和田十二法
第六节头脑风暴法
一、奥斯本头脑风暴法
二、头脑风暴法的变式——“635”法
三、头脑风暴法的变式——集思广益法

第七节综摄类比法
一、综摄法的基本原则(思维二阶段)

二、综摄法的基本特点
三、综摄法的实施程序
四、综摄法的相关操作技巧
五、综摄法的适用范围
六、使用综摄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节创新技法的运用
一、创新技法的作用
二、创新技法运用技巧
三、创新方法的创新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投稿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及要求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
二、学术论文的类型
三、学术论文的作用
四、学术论文的要求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撰写
一、学术论文的结构
二、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
第三节学术论文的投稿
一、投稿原则
二、中文期刊类型
三、期刊级别及其影响
四、论文水平评价
五、检索适合发表自己论文的期刊
附:《科学通报》投稿指南
第八章科研课题及其申报
第一节认识科研
一、科研活动的类型
二、科研课题的类型
三、我国科研规划课题
第二节科研课题的申报准备
一、了解计划课题
二、选题
三、立项申报书撰写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发明创造TRIZ理论与专利申请
第一节发明创造TRIZ理论
一、TRIZ的定义
二、TRIZ理论的40种发明创造原理
第二节专利知识与专利申请
一、专利知识
二、专利申请
三、专利申请实例
第十章面向需求的技术创新
第一节觉察需求
一、需要
二、觉察需要
第二节技术创新的特征与过程
一、技术创新的特征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模式
第三节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
一、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
二、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
第四节面向市场的产品创新
一、市场需求调研
二、概念产品设计
三、新产品实体开发
四、新产品商品化开发
第五节创新实例
一、成功的创新实例
二、成功的创意
三、失败的创意
参考文献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