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

  • 作者
  • 邱丙军 主编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事的传统历法,更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结晶,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书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介绍了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诗词谚语等内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关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家庭实用宝典。


  • ¥49.80

ISBN: 978-7-122-31160-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0-05-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1160-3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0-05-01

装帧:精

页数:238

编辑推荐

1余世存: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余世存推荐。 2从气候变化到农事活动,从传统习俗到饮食养生,一本书全面了解二十四节气。 3内容丰富,语言通俗、风趣,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读者轻松阅读同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图书前言

二十四节气是以我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历史上我国的主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集中在这些地区,为适应农业生产等的需要,当地的人们通过对太阳、月亮、天气、物候等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自然历法”,指导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
我国的节气文化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中“二至”“二分”的概念已经见于《尚书·尧典》;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的《十二月纪》篇中也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的名称;到秦汉年间,遂有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目,《淮南子·天文篇》一书就有了和现在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由此,经过历朝历代的演绎补充,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更加丰富。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将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这影响我国几千年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再次成为热议话题。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特编写了本书。本书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分别介绍每个节气的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等内容。
由于二十四节气基本上是根据黄河流域的物候建立起来的,而且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大,因此有时可能较难全面兼顾,还望广大读者体谅。

作者简介

邱丙军,男,北京理工大学汉语老师,曾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任教,长期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及中国文化,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尤其热衷博大精深又独具风味的传统民俗,立志通过风趣、通俗的语言传播中华文明之精华,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好之者”“乐之者”。

精彩书摘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事的传统历法,更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结晶,含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书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介绍了气候变化、农事活动、传统习俗、饮食养生、诗词谚语等内容,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关二十四节气知识的家庭实用宝典。

目录

立 春025
雨 水035
惊 蛰043
春 分051
清 明059
谷 雨065
立 夏081
小 满089
芒 种097
夏 至105
小 暑113
大 暑121
立 秋137
处 暑145
白 露153 
秋 分161
寒 露169
霜 降177
立 冬193
小 雪201
大 雪207
冬 至215
小 寒223
大 寒231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