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城市家具概述 0011.1关键问题 0011.1.1背景与动机 0041.1.2研究问题 0051.1.3研究目的 0051.1.4研究意义 0051.2关键概念的界定 0061.2.1公共空间 0061.2.2城市广场 0071.2.3城市家具 0081.2.4空间私密品质 0091.3前沿与动态 0091.3.1国外相关研究 0121.3.2国内相关研究 0131.3.3小结 第2章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家具 0142.1城市家具的概念溯源 0142.1.1语义溯源 0152.1.2概念生成源自角色的转化 0152.2城市家具历史溯源——城市空间的秘密主角 0162.2.1古希腊时期信仰价值符号 0182.2.2古罗马时期权力与世俗并重 0212.2.3中世纪时期虔诚、实用与空间艺术的统一 0232.2.4文艺复兴至巴洛克实用性的衰退 0252.2.5工业化时期日常化与休闲性 0272.2.6现代主义思潮失落的空间与价值 0292.2.7当代城市家具日常性与场所性的回归 0322.2.8东方文化中的城市 0342.3跨文化的比较 0342.3.1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 0362.3.2欧洲广场为核心的城市 0392.3.3中国缺失广场的城市 0422.3.4城市家具的发展动因 0442.4城市家具的空间社会双重属性 0442.4.1空间属性城市空间营造的非结构性元素 0562.4.2社会属性功能载体和活动支撑 0602.4.3城市家具的社会学定义与价值 0612.5本章结语公共空间中的秘密主角 第3章公共空间中的私密需求 0633.1人的私密需求 0633.1.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私密需求 0673.1.2私密需求的类型与价值体现 0693.1.3私密与交往的二元辩证 0713.2私人化与私密需求的悖论 0713.2.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0733.2.2私人化的公共空间娱乐、消费与权力展示 0753.2.3自主性障碍与社会隔离 0763.2.4私密需求与交往需求的双重障碍 0773.3公共空间的价值转型 0773.3.1走向“日常性”的价值诉求 0803.3.2公共与私密边界的模糊 0823.3.3体现私密需求的公共空间 0833.4公共空间中的私密需求价值论 0833.4.1公共性的三元辩证需求-交往-价值认同 0853.4.2关注私密,增进公共 0863.5本章结语 第4章私密需求的实现与空间私密品质 0874.1需求、动机与行为 0874.1.1行为的动机理论 0924.1.2人本主义需求论 0954.1.3结论与观点 0984.2私密需求的实现 0984.2.1环境与行为 1044.2.2私密活动的境遇要素 1084.2.3境遇要素的人与环境统一观 1094.3空间私密品质的概念与内涵 1094.3.1空间私密品质的概念生成 1114.3.2广场的空间私密品质与综合品质 1124.3.3城市家具与空间私密品质的营造 1134.4空间私密品质研究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1134.4.1模型基础框架 1184.4.2模型应用的案例解析 1234.4.3案例选择与比较 1234.5本章结语 第5章空间私密品质价值探寻——柏林案例对比研究 1245.1柏林城市广场案例综述 1245.2纪念性广场案例对比御林广场和巴黎广场 1245.2.1案例背景介绍 1285.2.2模型运用与分项分析 1335.2.3对比分析与小结 1355.3交通枢纽广场对比案例弗里德里希火车站南、北广场 1355.3.1案例背景介绍 1375.3.2模型运用与分项解析 1415.3.3数据对比与小结 1425.4街道广场案例对比豪斯福格台广场与辛德密斯广场 1425.4.1背景介绍 1445.4.2模型运用与分项解析 1485.4.3数据对比与小结 1495.5花园式广场案例对比柏林萨维尼广场与法萨能广场 1495.5.1案例背景介绍 1515.5.2模型运用与分项解析 1565.5.3数据对比与小结 1575.6本章结语 第6章空间私密品质价值探寻——中国案例研究 1596.1上海城市广场案例综述 1596.2行政广场案例对比人民广场的中央喷泉广场和浦东世纪广场 1596.2.1案例背景介绍 1636.2.2模型运用与分项解析 1676.2.3数据对比与小结 1686.3交通枢纽广场案例对比静安寺下沉广场与五角场下沉广场 1686.3.1案例背景介绍 1706.3.2模型运用与分项解析 1746.3.3数据对比与小结 1756.4社区商业广场案例对比大拇指广场与五角场万达广场 1756.4.1案例背景介绍 1776.4.2模型运用与分项解析 1816.4.3数据对比与小结 1826.5本章结语 第7章公共空间的私密品质营造论 1837.1公共与私密平衡统一观 1837.1.1案例研究总结 1857.1.2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1867.1.3“私密”增进“公共”的辩证统一观 1877.1.4城市家具的价值澄清 1887.2跨文化背景下的观察 1887.2.1对公共空间的观念修正 1897.2.2城市空间中的私密诉求——文化差异下的普适价值 1917.2.3城市家具认知的偏见与不足 1917.3基于城市家具的空间私密品质营造机制 1917.3.1需求——功能激活 1927.3.2边界——隔离效应 1947.3.3尺度——控制与反差 1957.3.4方位——边缘效应 1967.3.5朝向——背“实”面“虚” 1967.3.6寻路——易达性 1977.4展望 1977.4.1研究过程的反思、存疑与展望 1987.4.2研究展望
ISBN:978-7-122-37521-6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1-01-01
装帧:平
页数: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