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画论·景观·语言

画论·景观·语言

  • 作者
  • 刘庭风 著

画论讨论的是在平面上操作景物,造园理论则研究在地面上操作景物,两者同样都属于造型艺术理论。绘画理论与造园理论的沟通、借鉴,使文人画和文人园高度融合。《画论·景观·语言》上篇讲述空间与形态操作,中篇讲述时间景观操作,下篇讲述园景操作。在空间与形态操作中,既有空间留白基本概念,也有宾主呼应、虚实、阴阳表里、显隐明晦、疏密聚散、形与势、转折曲折、纵横开合、高低起伏...


  • ¥288.00

ISBN: 978-7-122-35425-9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1-03-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5425-9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1-03-01

装帧:平

页数:454

编辑推荐

1.作者知名——本书作者刘庭风是我国建筑园林行业的知名专家,对园林理论和园林美学的研究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2.系统全面——全书内容围绕各个朝代的画论中对景观的研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画论对中国园林的影响非常深,园林设计与施工技术人员阅读该书会有深刻的体会和积极的借鉴。 3.启发性强——园林设计人员了解和研究画论是必备的技能,画论是启发设计灵感的资料,对园林设计师的成长和提高具有巨大的影响。

图书前言

画论是历代画家的毕生之作,对园林影响重大。画与园是如影随形和水乳交融的关系。绘画重平面,园林重立体,看似两体,实则一致,只不过后者增加了营造环节。画园通用一法谓之画园通法。园得画法,则如鱼得水。古代画家参与造园是不争的事实。他们无不画功扎实。陈从周在《园林与山水画》中说:“不知中国画理画论,难以言中国园林。”孙筱祥先生在《中国山水画论中有关园林布局理论的探讨》直接探讨画论对园林设计的影响。日本学者冈大路也认为“建造园林是由画家以画论思想为指导而完成的”。
然而,历代画论的数量巨大,令许多人望而却步。计成崇尚荆关画法,《园冶》就有八处提到“画”,所论设计亦有画论之意。今人研究只集中在几篇名论,如“六法”“六要”、《林泉高致》和《芥子园画谱》等,对于拥有上千篇的画论来说,简直就是挂一漏万。有些虽涉及立意布局和植物配置,也十分不系统。因未用原文表达,更令人难窥妙语天机。
本人的画论景观语言探索,从2004 年至今已有15 年了。以断代为目标陆续完成七篇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国古代画家、画论与园论》(李长华,2007 年)、《魏晋南北朝画论的园林分析》(孙伯航,2012 年)、《唐五代画论中的园林观研究》(郭美琦,2015 年)、《宋代画论中的园林观研究》(郭菲,2014 年)、《元代画论山水语言研究》(高志洁,2017 年)、《明代画论中的园林观研究》(刘妍,2014 年)、《清代画论中的园林观研究》(刘燕,2014 年)。这些论文系要素分析之法,关注山、水、石、建筑、植物五要,对于空间、形态、时间三者未予关注,故本作从后者入手,以期更深入探究景观设计之道。书中言语皆源于先贤本尊之作,原因是:古人之语,句句珠玑,难以篡改。虽曾有自撰之宏志,然越读原文越不敢妄言,最后只能逞编撰之能了。
在西方景观理论的大举进攻之下,传统理论一退再退。失去传统画论滋养的当代园林,一直未至文人园的境界,从而为国人诟病。故跳出本体,从画论中找到山水园的创作理论,将给园林找到回归和自信之路。
本书得到母校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和刘滨谊教授的肯定,为此书作序,深感荣幸,深表谢意。感谢出版社相关编校人员,感谢参与校审的研究生们,是你们的努力,才使这部浩繁之作能尽快地出版。同时,也感谢家人的大力支持。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 刘庭风
2019年11月25日

作者简介

刘庭风,同济大学博士,天津大学博士后,现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博导、天津大学风景园林分院副院长、天津大学地相研究所所长。社会兼职:中国风景园林理论历史分会副主任,英国园艺学会会员,中国建筑历史分会学术委员,《中国园林》编委、《人文园林》编委、《园林》编委。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园林研究,成果颇多,发表170篇文章,十二部论著。

精彩书摘

画论讨论的是在平面上操作景物,造园理论则研究在地面上操作景物,两者同样都属于造型艺术理论。绘画理论与造园理论的沟通、借鉴,使文人画和文人园高度融合。《画论·景观·语言》上篇讲述空间与形态操作,中篇讲述时间景观操作,下篇讲述园景操作。在空间与形态操作中,既有空间留白基本概念,也有宾主呼应、虚实、阴阳表里、显隐明晦、疏密聚散、形与势、转折曲折、纵横开合、高低起伏、中心轮廓、俯仰顾盼和法度宜忌。在时间景观操作中,既有一日的晨昏早晚景观,也有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景观。在园景操作中,从风景和园林两个层面入手,分析了文人园与俗人园的差异,提出了行旅游览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景和园的定义进行了全面阐述,进而对山水、天地和园林内要素进行释名。在景观操作上,对动静操作、比兴设计进行了重点分析。本书作者把画论中与景观有关系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较系统地保存了画论景观语言的原真性,以供读者进一步研究。
本书可供风景园林研究人员,风景园林教师学生及规划设计施工人员,历史文化专业师生、绘画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上篇 空间与形态操作
第1章 空间论
2 / 第1节 空
30 / 第2节 间
44 / 第3节 隙
48 / 第4节 虚
56 / 第5节 白
60 / 第6节 场和域

第2章 宾主呼应论
64 / 第1节 宾主
65 / 第2节 层次
66 / 第3节 呼应顾盼
68 / 第4节 掩映
69 / 第5节 过接与映带
71 / 第6节 断续
72 / 第7节 配搭
74 / 第8节 朝揖
75 / 第9节 抱、环、绕、回

第3章 虚实论
85 / 第1节 虚实
87 / 第2节 虚灵空白

第4章 阴阳向背论
90 / 第1节 阴阳
93 / 第2节 向背
96 / 第3节 表里

第5章 显隐旷奥论
99 / 第1节 显隐
100 / 第2节 藏露
101 / 第3节 晦明
108 / 第4节 旷奥
118 / 第5节 幽邃

第6章 疏密论
133 / 第1节 疏密
135 / 第2节 疏朗与迫塞
140 / 第3节 繁简
141 / 第4节 聚散

第7章 形势论
144 / 第1节 形势
147 / 第2节 取势
150 / 第3节 得势
152 / 第4节 形似
155 / 第5节 写形
157 / 第6节 取形
158 / 第7节 论形
159 / 第8节 图形
160 / 第9节 象形
160 / 第10节 形象

第8章 曲折论
163 / 第1节 转折
165 / 第2节 曲折
167 / 第3节 蜿蜒迤逦

第9章 开合收放论
168 / 第1节 纵横
170 / 第2节 开合
173 / 第3节 收放起讫
175 / 第4节 规矩方圆

第10章 高低错落论
179 / 第1节 高低
181 / 第2节 上下
183 / 第3节 高下
184 / 第4节 起伏
186 / 第5节 参差错落
188 / 第6节 坦仄横竖
189 / 第7节 凹凸
190 / 第8节 跌荡
191 / 第9节 夷险

第11章 中心轮廓论
193 / 第1节 中心
195 / 第2节 周围
197 / 第3节 轮廓

第12章 俯仰顾盼论
199 / 第1节 俯仰
200 / 第2节 偃仰
201 / 第3节 层叠
202 / 第4节 呼应、照应、相应
210 / 第5节 顾盼

第13章 章法宜忌论
212 / 第1节 适宜
222 / 第2节 忌
227 / 第3节 病
230 / 第4节 法度
232 / 第5节 章法
233 / 第6节 得法
235 / 第7节 合法

中篇时间操作
第14章 时辰观
238 / 第1节 晨昏朝暮
243 / 第2节 日与月

第15章 四时观:春夏秋冬

下篇园景操作
第16章 文人园与俗人园
260 / 第1节 文人
263 / 第2节 匠气
264 / 第3节 工拙
266 / 第4节 避俗

第17章 行旅游览
272 / 第1节 行
273 / 第2节 旅
276 / 第3节 游览
278 / 第4节 游
281 / 第5节 移步换景

第18章 论景
285 / 第1节 诸家论景
296 / 第2节 景物、景象、景界
308 / 第3节 布景、造景、借景
317 / 第4节 构景诸法
329 / 第5节 以景为号

第19章 园庭释名
330 / 第1节 园
357 / 第2节 囿
358 / 第3节 圃
359 / 第4节 苑
361 / 第5节 庭
364 / 第6节 院
372 / 第7节 亭

第20章 山水释名
380 / 第1节 假山
381 / 第2节 山水
384 / 第3节 云烟

第21章 天地观
389 / 第1节 天
402 / 第2节 天地
408 / 第3节 地

第22章 动静观
425 / 第1节 动静
427 / 第2节 动
431 / 第3节 静

第23章 比兴观
436 / 第1节 图腾比兴
441 / 第2节 四时比兴
442 / 第3节 山水动作比兴
447 / 第4节 人体衣物比兴
450 / 第5节 筋骨皮肉比兴
452 / 第6节 主客比兴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