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北京古建筑物语.一:红墙黄瓦

北京古建筑物语.一:红墙黄瓦

  • 作者
  • 张克群 著

北京是雄伟的皇城,六个朝代的帝王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辉煌遗产,透过红墙黄瓦,我们能看到历代王朝的兴衰,并从皇城、皇家园林巧夺天工的技艺中体味到中华文明的璀璨。作为系列书的第一本,本书将为您揭开紫禁城的神秘面纱,从一个不同侧面感受一个个王朝逝去的背影。


  • ¥48.00

ISBN: 978-7-122-29628-3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0-04-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29628-3

语种:汉文

开本:32

出版时间:2020-04-01

装帧:精

页数:216

编辑推荐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有着浓郁而独特的文化与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徜徉于古都街头,随处可见历代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背后埋藏着怎样的故事?古建筑之美又体现在何处?打开本书,作者会如数家珍般将这些典故向您娓娓道来。

图书前言

我的建筑情结
我从小到大一直在清华大学里转悠。开始是念清华附小,然后是清华附中、清华大学。要说清华园,那真是个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啊:不光是有山有水有河流,而且它既有清代王府的底子,又在外国人手底下建了一批“洋房”,这简直就是个东西方文化融汇的小型实物建筑博物馆。
我家后面不远的地方住着建筑系的教授梁思成先生,我们称他为梁伯伯。梁伯伯下巴上有个挺大的痦子,我曾问过他那是干什么用的,他说:“我要是想你了,就按它一下,嘟嘟两声,你就来啦。”我信以为真地踮起脚用手去按了一下,结果并没有发出什么声音来,倒是逗得梁伯伯哈哈大笑起来。
1959 年我上高中一年级。那年暑假,大学组织教师和家属去北戴河海边避暑。这天我正坐在沙滩上写生,忽听脑袋上方一个和蔼的声音:“啊,你喜欢画画呀,画得还不错嘛。”抬头一看,是刚刚游泳上岸的梁思成伯伯。梁伯伯问我高中毕业后想考什么大学,我说还没想过。梁伯伯说:“想不想学建筑呀?”我问:“建筑是学什么的?盖房子吗?”梁伯伯光着膀子坐在我的边上,连比带画地给我讲了起来。大致意思是说建筑是比工程多艺术,比艺术多工程。我说,那我将来就考建筑系吧。梁伯伯一听很是高兴,叫上刚从海里爬上来湿淋淋的弟弟一起照了张相。
1961 年,我如愿地考上了清华建筑系,终于可以正式在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了。梁先生教的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作为他的学生,我亲眼目睹了他对中国古建由衷的热爱。在放幻灯片时,他会情不自禁地趴到当作幕布的白墙上,抚摩着画面上的佛像,口中念念有词道:“我是多么喜欢这些佛爷的小胖脚指头啊!”在他的课上,我深切地感到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古代匠人们的聪明睿智。
2002 年春天,我基本退休了,我想:既然生活在北京,我就要把身边的古代建筑先闹个明白。于是我边查阅资料,边看实物。从5 月初到11 月底,我跑遍了北京城里和远近郊区县的大小村庄。一听见谁谁说哪里有个古庙,马上驱车前往。朋友们都笑称我是“破庙迷”。后来因故到了美国,当了个大闲人,为了打发光阴,几易其稿,终于纂成了三本“北京古建筑物语”。其一,《红墙黄瓦》,说的是皇家建筑;其二,《晨钟暮鼓》,讲的是宗教建筑;其三,《八面来风》,叙的是早期洋人在北京盖的建筑。
有人问我:“费了半天牛劲,你为什么呢?出版赚钱?写着过瘾?”
我说:“什么也不为,只为此生的这段建筑情结。”

作者简介

张克群,生于德国柏林,4岁时随父母回到中国。1961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退休定居美国。作品有高低楼房若干,小说体传记《飞》、《艺术人生》等。 作者家学渊源,亲友中名人辈出。

精彩书摘

北京是雄伟的皇城,六个朝代的帝王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辉煌遗产,透过红墙黄瓦,我们能看到历代王朝的兴衰,并从皇城、皇家园林巧夺天工的技艺中体味到中华文明的璀璨。作为系列书的第一本,本书将为您揭开紫禁城的神秘面纱,从一个不同侧面感受一个个王朝逝去的背影。

目录

概说	012
卷一·城市
远古时期北京地区的城镇	026
明清北京城	027
卷二·宫殿
故宫	062
景山	076
卷三·祭坛
天坛	084
先农坛	091
日坛	094
卷四·庙宇
孔庙(文庙)	100
太庙	102
历代帝王庙	106
大高玄殿	107
宣仁庙和昭显庙	112
卷五·园林
北海	118
香山	126
颐和园	130
团城	147
圆明园	152
卷六·陵墓
轩辕台	164
古燕国的王公墓	166
西汉燕王墓	168
金陵	170
明十三陵	175
景泰帝陵	188
田义墓	191
清醇亲王墓(七王坟)	195
卷七·其他
国子监	202
皇史晟	208
跋:我的北京	214
参考文献	216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