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请开启后继续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 作者
  • 陈玉新 主编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本书根据岁时节令变化,选取十六个传统节日,分别介绍源流演变、传统习俗、故事传说、历史典故、诗词文化等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关传统节日知识的国民读本。


  • ¥59.80

ISBN: 978-7-122-34785-5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20-05-01

图书介绍

ISBN:978-7-122-34785-5

语种:汉文

开本:16

出版时间:2020-05-01

装帧:精

页数:228

编辑推荐

1传统节日:感自然节律而起,孕人文精神而丰,中国人的时间驿站,中国人的生活华章。 2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从源流演变到传统习俗,从故事传说到诗词文化,一本书全面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3内容丰富,语言通俗、风趣,图文并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读者轻松阅读同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图书前言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和海洋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丰富的节日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即便朝代更迭,却依旧得以延续。其所记录的是古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时承载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其所蕴含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地理、历法等人文与自然知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古代农业社会,农作物的播种、培育、生长、成熟,都依赖阳光、雨水等气候条件。靠天吃饭的人们,对物候、天象的变化自然就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敏感性。在不断的总结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四时八节的时令系统,汉代以后,四时八节又进一步细分为二十四节气。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岁时变化,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岁时节令民俗。岁时节日,大多依傍着自然节气,比如清明节和冬至节等。不过传统节日的形成还与宗教崇拜、神话传奇、迷信禁忌、人物纪念等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有关。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出现,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基本成型,唐宋元明清时期继承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特质和精神。传统节日作为载体,寄托着关于民族情感最温情的呵护与敬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身份的人们,在庆祝相同传统节日的过程中,实现了关于民族情感、人文情怀的殊途同归。但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外国节日在中国升温。我国的传统节日面临着有些尴尬的局面:关于传统节日的记忆正趋向苍白、关于传统节日的细节正在淡去,甚至有些传统节日沦落为“放假”的代名词。尽管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却被人们日益淡忘,有识之士甚至发出“抢救传统节日”的呼声。
纪念传统节日,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以及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由此,我们编写了本书,意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增强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回归传统节日,体会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取向。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五彩缤纷,包含了各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限于篇幅,我们仅选取了十六个有代表性和文化社会意义的传统节日,分别介绍节日名称、源流演变、传统习俗、故事传说、历史典故、诗词文化等内容。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纬度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传统节日在各地的内容和形式可能会有不同,本书较难全面兼顾,还请广大读者体谅。

作者简介

陈玉新,河北人,文学学士,畅销书作家,国学网站编辑,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化精粹研究以及国学文化普及。自中文专业毕业后专职从事国学研究和写作,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国文学、唐宋诗词等都有深入研究。

精彩书摘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本书根据岁时节令变化,选取十六个传统节日,分别介绍源流演变、传统习俗、故事传说、历史典故、诗词文化等内容,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既注重知识性,又注重趣味性,是一本有关传统节日知识的国民读本。

目录

春节-001
元宵-017
龙抬头-033
花朝-045
上巳-061
清明-077
端午-091
天贶-107
七夕-119
中元-133
中秋-147
重阳-159
冬至-177
腊八-189
祭灶-201
除夕-213

发送电子邮件联系我们